接官亭

接官亭:臺南府城的迎賓門戶

接官亭,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風神廟前,是清朝時期臺灣府城的門戶,過去曾用於接待及迎送昔日來臺的清朝官員。現存一石坊、碑亭「峴石亭」與「棠蔭亭」,至今為府城現存四座牌坊之一,同時為臺南市市定古蹟。

接官亭的歷史

  • 清朝時期: 清朝時期,臺灣府城為臺灣的行政中心,許多官員來往於大陸與臺灣之間。為了迎接這些官員,並提供他們一個休憩的地方,於是在風神廟前興建了接官亭。
  • 乾隆年間興建: 接官亭的建造時間約在清乾隆年間,當時的臺灣道鄂善在安瀾橋邊南河港岸建碼頭,並立石造牌坊,作為接官亭。
  • 歷經多次修繕: 接官亭在歷史上經歷過多次的修繕與重建,但其整體的樣貌大致維持不變。

接官亭的建築特色

  • 石坊: 接官亭最顯著的特色就是其精美的石坊。石坊為三間四柱二樓式花崗石造,頂端採歇山重檐式,雕刻精緻,是臺灣少見的石坊建築。
  • 碑亭: 除了石坊外,接官亭還有兩個碑亭,分別是「峴石亭」與「棠蔭亭」,用於安放碑刻,記錄接官亭的歷史。

接官亭的文化意義

  • 府城門戶: 接官亭作為府城的門戶,象徵著臺灣的政治地位與文化交流。
  • 歷史見證: 接官亭見證了臺灣府城數百年的歷史變遷,是重要的文化資產。
  • 地方信仰: 接官亭與一旁的風神廟相輔相成,共同構成了一個獨特的宗教文化景觀。

接官亭的現況

如今,接官亭已成為臺南市著名的觀光景點,每年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參觀。遊客可以在這裡感受古城的歷史氛圍,欣賞精美的石雕建築。

參觀資訊

  • 地址: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7號
  • 開放時間: 全天開放
  • 交通方式: 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自行開車前往